马鞍山,“第一动力”正澎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前途。
近年来,马鞍山以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加快打造动能强劲的科技强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排名居全国第45位,城市创新指数居全省第4位,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
▲ 马鞍山航拍图 童祖鸣/摄
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在成为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最大增量”。马鞍山如何以“科技创新”为笔,答好“科技强市”考卷?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彰显着城市的创新高度。
▲ 马鞍山经开区航拍
日前,在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科半导体”)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身穿防护服正在忙碌。
“电源管理芯片应用非常广泛,家用电器都会用到这种芯片,手机也会用到。”东科半导体董事长谢勇介绍自家产品时很自信。
▲ 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图
作为电能供应的“心脏”,电源管理芯片是电子产品和设备不可或缺的关键器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自踏入这一领域以来,东科半导体便坚定“自主研发、正向设计”的决心,“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为抢占第三代半导体发展先机,早在2016年,东科半导体便前瞻布局、启动研发,在国内率先推出第三代氮化镓电源管理芯片。截至目前,东科半导体已拥有各类专利超200项,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消费电子等领域。如今,东科半导体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50强企业。
▲ 东科半导体生产线 资料图
谢勇表示,东科半导体将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在继续深耕消费电子等细分市场的同时,加快在光伏、储能、车规级芯片、工业模块电源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和应用研发,为马鞍山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芯”动能。
2023年7月,东科半导体新厂区正式揭牌投用,让企业有了更大空间“施展拳脚”,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年产超10亿颗芯片。
▲ 东科半导体厂区外景 资料图
未来,东科半导体将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更多设备用上强劲“中国芯”。
科技成果有了,如何才能落地生“金”?
生产一线是最大的实验室,也是开展科技研发的“宝地”。
▲ 长江钢铁厂区 图源长江钢铁官网
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集团”)精品建材生产基地。智能制造技术在钢铁行业应用初期,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连铸坯切割中仍采用机械式调整定尺长度切割方式。该方式受生产因素波动影响大,产品成材率和定尺率低。为破解这一企业技术进步和利润增长的瓶颈,公司到安工大工程研究院寻求帮助。
安工大工程研究院协调安工大智能冶金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攻关,团队研发出了基于工业大数据的连铸坯智能定重解决方案,为该企业带来年均近千万元的增收。此后,该方案逐渐推广至宝武集团各钢厂、江苏永联钢铁有限公司、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 安徽工业大学航拍 图源:安徽工业大学官微
“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安工大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璐坦言,“技术成果应用到产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创新就像种子,有了优良的环境,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 马鞍山经开区富马科技园 资料图
位于马鞍山经开区富马科技园的安徽云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云轨”),就是一枚优质的“创新种子”。从创立马鞍山第一家软件企业,到成为全市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软件企业,安徽云轨最鲜明的底色是创新、最宝贵的基因是创新。
“安徽云轨是智能制造数字化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1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安徽云轨副总经理陶艳介绍。
▲ 安徽工业大学校园 资料图
有了“创新种子”,还离不开“创新土壤”。
科技创新券就是培育“创新土壤”的有效方式之一。2021年,安徽云轨委托安工大开展的“扭力扳手与架修执行系统间的无线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研究”,其中部分研发费用就是通过市科技部门的科技创新券支付。
陶艳表示,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始终瞄准行业最前沿,聚焦数字化、信息化设备运维管理领域持续发力,为马鞍山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长三角科技创新券申领操作界面截图
自2021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启动以来,马鞍山已有近300家次企业申领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券资格,订单项目49项,创新券额度573.8万元,带动企业投入研发资金1725.21万元。
根据已兑付项目的跟踪和领券项目的预评估,企业通过创新券项目实施,将新增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新增效益9000万元,申请专利20余项。
▲ 马鞍山航拍图 资料图
编 辑 / 赵欣欣 校 对 / 戴国文